close

在演戲時,我常會跟觀眾互動:「養子不教誰之過?請猜一位布袋戲人物角色?」 當大家在猜的同時,我常會想起兒子5歲前的那一段美好時光,對於又要演戲賺錢,又要兼當奶爸的我,雖然辛苦,其實也好玩,像是到了新世界一樣奇妙。

那時候,我總是隨時隨地帶他看世界。街上走走看鋪馬路工程,到公園玩觀察工人修搖木馬,經過資源回收站看大怪手機具因為工作時間彈性,孩子跟著我到處跑,為了要找演出的道具材料,我們一起去過許多地方~花市、玩具店、布行、五金工具街,有時到偏遠地區勘景,有時到公家機關洽談,更不用說跑工廠看戲台佈景製作,以及跟許多藝術工作者開會討論了。小時候成長過程總是被逼著念書的我,希望兒子能有開闊的視野,因此有了這種「走馬人生」的教育觀,我希望孩子藉由了解社會百態,了解父親的工作型態,慢慢形塑對自己的理解及興趣。

說來我是個悶騷的人。從小不會讀書卻又被逼著讀書,心理大量壓力似乎無處宣洩,因此一遇到「一口道出千古事」的布袋戲行業時,便毫不顧慮的捨去原本穩定的工作投入進去。就其原因,應該是我在「角色扮演」當中得到一種心理上的補償吧?當觀眾因為你的演出而又哭又笑時,成就感真是超大的。

 

在帶小孩時,我覺得「角色扮演」其實是個蠻好用的互動方式。猶記得兒子約莫3個月大時,一天在家裡帶他,我正在趕製著戲偶的戲服~思考造型,畫草圖,配色,割紙版,裁布料,穿針引線,弄線頭~ 開始手工密密縫,最氣人的是,手工效率很低;最氣人的是,針下去才知道背後歪了;最氣人的是,線距錯亂偶爾選針錯誤,刺下去拉不出來。邊工作邊回望,坐在嬰兒床上的他,一下情緒不耐,哇哇哇哭了出來,我趕忙哄~

「莫哭莫哭,送汝坐轎;過忒四溝就係五溝,再來做兜。」

「兒子啊,你大便了嗎?」

「乖,不要動,一下下就好。」

「等一下給你抱。」

「肚子餓了喔?等會泡奶。」

 

怎麼哄都不行,新手爸爸手忙腳亂,奶餵了,尿布換了,氣溫適中,還不到睡覺時間,看著他睫毛掛著淚珠串串,心裡不由得碎裂了一大半。那時不知怎地,我拿起布袋戲在他面前玩了起來,一邊把他的名字融入劇情演出,一下又後空翻,武打,用戲偶摸摸他親親他,嘿!他止哭了!?他的眼珠子隨著我的戲偶轉啊轉的,是真的,真是太神奇了!一次,二次,三次,屢試不爽,我兒子會看我演布袋戲耶!而當我演累了,手中戲偶說聲「謝謝觀賞」走掉,他又哇哇的哭了起來,於是我只得好戲再開鑼,他又破涕微笑。

 

之後在他2歲多時,我更是發揮「對偶成三人」的絕活。我、他還有戲偶「三個人」一起對話。布袋戲跟他說:「欸~你看外面有影子晃來晃去,會不會是怪獸啊?」,他就會轉過來跟我說:「爸爸,布袋戲說他看見外面有怪獸耶?」,我說:「那不是怪獸,是樹影啦!」 接著他就跟我手上的布袋戲說:「布袋戲,那不是怪獸,是樹的影子啦。」,布袋戲再跟他說:「哪裡?那晃來晃去的明明就是怪獸啦!」於是他就用小手扳著布袋戲的偶頭轉過去看:「看到沒有?那是樹影啦。」過程中,我們「三個人」一起演出,他融入想像情境,學習新語彙的應用,了解自然現象,同時也釋放了恐懼的情緒。

 

兒子從小就在這種扮演的情境中長大,相對的他比較有同理心,在教導「分享」、「尊重」等概念時,我們都會以演戲的方式來互動,簡單的手套偶套在手上,有時甚至用聲音、簡單道具的轉換我們就能玩一齣「品德教育」的戲碼。回想這一切,其實就在當初,我不經意拿起戲偶逗弄他那一幕開始。而在兒子去幼稚園上學之後,這種互動更擴大到他們園區,三不五時,我就得過去演戲給孩子們看,而這時兒子已經可以當我的助手了。

 

寫到這裡,不知大家有猜到「養子不教誰之過?」的布袋戲角色嗎?答案是「怪老子」啦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cc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